欢迎访问辽宁省城乡建设改造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网站首页
公司概况
工程业绩
新闻中心
党建专栏
网上党校
意识形态
二十大精神
联系我们
网上党校
您的位置:
主页
>
党建专栏
>
网上党校
>
【党史学习教育 · 伟大精神】南泥湾精神
2021-06-11 17:34
南泥湾精神,是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南泥湾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是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拯民于水火的精神源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南泥湾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正是在开荒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奉命开赴南泥湾屯田垦荒,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下,指战员披荆斩棘,艰苦奋战,实行战斗、生产、学习三结合,战胜了重重困难,把一个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也同时创造了宝贵的南泥湾精神。南泥湾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南泥湾精神的宣传推广,极大地激发了抗日军民的生产热情,陕甘宁边区出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业繁荣的可喜景象,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发前的南泥湾,是一片杂草丛生、豺狼成群、没有人烟的荒野。三五九旅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披星戴月,开荒种植,养猪烧炭,兴办商业和各类工厂,开展劳动竞赛,不仅逐步做到粮食、经费全部自给,而且在1944年还向边区政府缴纳公粮一万担。
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劳动。在三五九旅,上自旅长,下至勤务员和炊事员,一律编入生产小组,同甘共苦,战胜困难。正是靠着这种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精神和作风,根据地军民凭着自己的双手,不但摆脱了困难,而且创造了世界上少有的奇迹。
南泥湾精神的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虽然这种精神是毛泽东、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可它的影响和作用,在空间上已经远远超出南泥湾和三五九旅的范围,而大到了全军、全党和全国;在时间上也已跨越抗日战争时期,而不断延展到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现在,并将继续延展到遥远的将来。因此,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文明网
辽宁省城乡建设改造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青年大街318号 昌鑫置地广场E座24层
电话:024-23932404
传真:024-23932290
邮编:110021
邮箱:lucrpo@vip.163.com
备案:
辽ICP备19012449号-1